“
近日,榮威RX3、榮威RX5攜手「那一座城」共同完成了一次別樣的公路之旅,用15天穿越G7公路,講述沿途停靠的8座城市里不為外界所了解的人文細節(jié)與年輕一代的生活方式,發(fā)現(xiàn)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的斜杠青年與一座城的精神關(guān)聯(lián)與情感認同。
這一期,讓我們從始發(fā)站北京說起……
”
G7公路,從五道口的荷清路開始延伸。五道口是著名的“宇宙中心”,而北京是全國的“宇宙中心”。年輕人最新銳的生活方式,都在此策源。
2000萬年輕人在這里漂著,過著不如家鄉(xiāng)一半風光的生活,因為夢想還沒實現(xiàn);每年15萬人離開,給北京留下一句“我來過,我走了”,也是因為夢想還沒實現(xiàn)。在G7公路的起點,我們找到了兩位在北京工作的“斜杠青年”,和他們聊了聊對“出走”的看法和對“留下”的掙扎。
居曉軒
26歲,河北張家口人
國家圖書館技術(shù)人員/攝影師
在北京工作1年
“要不是爸媽還在老家,我實在想不到什么回去的理由?!?/p>
我們在國家圖書館的咖啡廳見到了曉軒,一身休閑裝,鼻梁上架著一副細框眼鏡,像是從古籍里走出來的文弱書生。
今年圖書館管理專業(yè)的研究生畢業(yè)后,他考上了國家圖書館數(shù)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崗位。對于他來說,來北京是無需多思的選擇。畢竟在他的家鄉(xiāng),甚至找不到一家像樣的圖書館。
當我們問及他的人生規(guī)劃,他思忖了一會兒:雖然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,但大概五年十年內(nèi)都不會離開北京了。能在閑暇之時,和攝友一起出去拍拍風景,就覺得日子還過得下去。這天早晨他剛從頤和園拍攝回來,看樣子是拍了不少好照片,言語間有股淡淡的自得。
沒有過多掙扎,沒有都市小說里的狗血,他和北京的綁定顯得十分自然。他的朋友圈里有一句話:影像是一首詩。也許在他看來,光怪陸離的北京更適合作為詩的原料。
楊鐵男
28歲,黑龍江綏化人
電臺主播/攝影師
在北京工作5年
“我來北京是為了想要的自己,多于想要的生活?!?/p>
他約我們在望京SOHO對面的一間咖啡廳見面,有很美的夜景。我們落座后不久,他裹著一身駝色長風衣匆匆趕來。
從朋友圈認識的他,是個會攝影、懂電影、愛看展的標準文藝青年。這次見面之前,他告訴我們他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身份,不輕易讓人知道。
在黑龍江的小城念完新聞學,他只身來到北京,成為了一名電臺主播,每晚用溫柔磁性的嗓音為聽眾解答問題,晝伏夜出的工作性質(zhì)讓他這一身份十分神秘。
在大多數(shù)朋友眼中,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攝影師,他獨特的文藝氣息投影到照片上,定格成了強烈個人標簽的光影。家鄉(xiāng)小小的縣城承載不了他的藝術(shù)夢想,和他一樣的朋友們懷抱著理想離開家鄉(xiāng)來到北京,蝸居在望京的小區(qū)里。
來北京五年了,雖然那些世俗的成功標準他很多都沒實現(xiàn),但他其實沒有特別想要的東西,卻在這里慢慢找到了自己。大概只有在北京,才能做喜歡的事,還能從中獲得回報吧。雖然夢想還沒實現(xiàn),但不怕慢一些。深夜我們在一家烤串店前分別,他轉(zhuǎn)身打車回公寓,街燈給他身上蒙了一層光。
如果說選擇家鄉(xiāng)是與舒適為伴,
那么在他們眼中,
選擇北京就是和自己相處。
小城“斜杠青年”那些
不那么實用主義的熱愛,
大概只有在一個更包容的
叢林中才能發(fā)出光亮。
那么,那些不在我們
視線范圍以內(nèi)的城市呢?
難道等待他們的,
就只有年輕人集體出走的命運?
這一次,我們選擇從北京出發(fā),
去“路遇”西北小城里的熱血青年。
這一路上,
我們攜手一點資訊和上汽榮威,
開啟這趟“路遇新生”的公路探索之旅。
經(jīng)歷15天的游歷
我們從全國的“宇宙中心”北京出發(fā)
??苛薌7公路沿途的8座城市:
張家口、烏蘭察布、呼和浩特、包頭、
額濟納旗、哈密與烏魯木齊。
我們聽到了每座城市里年輕人與當?shù)氐墓适?/p>
邂逅了邊遠城市中蓬勃生長的新銳力量
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些在常規(guī)認知里
只有壯麗自然風光的旅游城市的另一面
城市的生命力與精彩都超乎我們想象
而搭載了榮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智能系統(tǒng)的
榮威互聯(lián)網(wǎng)汽車
仿佛是旅程中的第九座城
它讓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城市中的年輕一代
有了更多智能出行選擇
它對人和城市的互聯(lián)
為我們旅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生體驗